首页

女王踩踏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4 14:11:18 作者:直击广西龙胜山洪泥石流灾害现场 多处房屋被冲塌 浏览量:90234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共话机遇 ‘进’无止境——《进博故事》新书发布活动”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新一辑《进博故事》中英文双语版图书正式发布。商务部和上海市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这是《进博故事》新书连续第3年在进博会期间发布。新一辑《进博故事》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国新闻网主编。全书分为机遇之门、创新之力、发展之美、开放之约四个篇章,通过中英文双语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进博会促进经贸互惠、情感互信、文明互鉴的生动场景和真实细节。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李国清表示,世界各地的“进博伙伴”们相约浦江畔、共聚“四叶草”,在这里交易洽谈、签约合作、交流思想、深化友谊,打开机遇之门,汇聚创新之力,共享发展之美,共赴开放之约,一个个生动的“进博故事”不断上演。这些“进博故事”记录了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进博足迹”,也记录了进博会助力开放合作的“进博力量”,成为进博会吸引力的生动注脚。

  今年是中国与挪威建交70周年,也是挪威首次参加进博会国家展。在挪威驻上海总领馆副总领事郝曦(Solfrid Helgesen)看来,进博会为挪威企业提供了了解和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她说:“‘进博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记录了进博会背后的真实瞬间,这些故事展现了参与各方的努力,也体现了全球贸易合作的新图景。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挪威企业能够在这里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成果,进一步丰富‘进博故事’。”

  两位展商代表参加了现场活动,他们的“进博故事”颇具代表性。

  嘉吉大中华区副总裁刘畅表示,嘉吉已连续7次参加进博会。今年的展台通过裸眼3D大屏幕,带领大家一起踏上“一粒大豆的奇妙旅程”。从种子在美国、巴西生根发芽,到最后来到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一粒大豆的故事也是嘉吉与进博会乃至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的缩影。

11月8日,秘鲁Warmpaca温暖驼创始人伊莎贝尔·赛阿在《进博故事》新书发布活动上分享她的“进博故事”。

  秘鲁Warmpaca温暖驼创始人伊莎贝尔·赛阿说:“最开始参加进博会,我们的展位非常小,但每天总有很多观众来到我们的展台,都来欣赏我们的产品、咨询合作。”赛阿表示,进博会把秘鲁的手工艺术带到了世界舞台,Warmpaca温暖驼的品牌因为进博会实现飞快成长,生产量实现了500%的增长,总共有200多个秘鲁手工家庭因此受益。

  自首届进博会以来,进博会的台前幕后有太多生动鲜活的“进博故事”。2022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启动了“我的进博故事”全球征集特别策划活动。3年来,已经发布了180多个故事,媒体报道信息共计2.5万条,总传播量近20亿次。今年7月,新一轮“进博故事”全球征集活动再次启动,线索蜂拥而至,已成为“进博引力”的生动注脚。

11月8日,知名“国际大V”翠花(Justyna Szpakowska)在《进博故事》新书发布活动上分享其与进博会的不解之缘。(中新网记者 殷立勤摄)

  11月8日的《进博故事》新书发布活动还邀请到知名“国际大V”翠花(Justyna Szpakowska),分享其与进博会的不解之缘,以及如何讲好“进博故事”的思考。翠花国际视角的独特分享亦拉开了社媒接力挑战短视频征集活动的序幕。主办方诚挚邀请广大进博会的参与者拿起手中的手机或相机,捕捉并记录身边的精彩瞬间,同时邀请亲朋好友、同事伙伴一同加入接力挑战活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开放合作”的亲历者、“进博故事”的讲述者和“中国声音”的传播者。

  11月8日恰逢第25个中国记者节,活动主办方也为7年来在进博会上追“新”的记者们送上节日祝福。活动现场,留学生代表和展商代表获赠《进博故事》新书。(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听,他们这样向祖国告白

18日白天到19日早晨,粤西、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北市县出现了(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同时韶关和梅州的部分市县出现了35℃至37℃的高温天气。

美团外卖推出食安三大举措: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帮助高卫生标准商家更好发展

“希望更多民众参加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让大家参与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全民的体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吴金萍说。

上海老牌妇女用品商店即将闭店 迎来大客流

■ 2月19日,记者联系到了江西这处高速收费站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其表示对超过晚上12点通过收费站的部分车辆仍免费的说法系谣言。“春节小汽车高速通行免费政策的截止时间是全国统一的,不存在放宽的可能。”

南航新开广州至邢台航线

“以前叫作‘粮站’。”福鼎市店下粮食购销分公司负责人李良兵从1980年开始从事粮食行业,对曾经的“粮站”有着深厚感情。他仍记得,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统购统销,群众需凭粮票、米证到粮站买米。“基本是第一年收购,第二年卖出,货如轮转,十分热闹。”李良兵说。

“花式”旅游业态火热拓展消费空间 “文化+”拉满节日氛围感

听见春天的召唤,醒来的不只蛰虫,还有栖息在大地上的农人。“惊蛰不耕田,不过三五天。”这是春耕的信号,惊蛰一过,大地解冻,便到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时令。锄头落地,翻出蠢蠢欲动的小虫,农家一年的希望就此破土而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